最新目录

艺术学科与新文科建设关系的观念思考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艺术学科是中国大文科中一直在迅速、多样化发展,并最终成长为一个一级学科门类的、贴近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民需要的、精神形态的学科体系。但人所共知的是,艺术学科在学科传统

艺术学科是中国大文科中一直在迅速、多样化发展,并最终成长为一个一级学科门类的、贴近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民需要的、精神形态的学科体系。但人所共知的是,艺术学科在学科传统上是更看重独立存在的各门类艺术技能、技巧层面的明晰分野、子学科规律也各不相同的一个独特学科,与崇尚工具理性的理工科、注重文字能力与逻辑思辨的人文学科相较,似乎颇有隔阂;在整个大文科体系之中,时常被理论性见长的一些学科当成“小儿科”。传统的文科学科深知自己与艺术技能相距甚远,因而虽然未必小看艺术学科,但从保守的学理性角度出发,却并不能全然理解艺

术学科真正的价值与意义。艺术学科又有着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也就时常被其他学科敬而远之。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以人为本,探索与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所必须的艺术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愈发凸显,其在大文科、人文学科中与其他子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甚至可以说,艺术审美的理想精神在人类的精神进化、理想升华的求索之路上独具重要意义。所以,以艺术审美为核心,在大文科、乃至更大的学科体系中共享艺术学科的独特优势,也是现代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文科建设给予这种时代要求以新的动力,艺术学科汇入新文科建设可以促进其自身的拓展,开阔自己的思路,丰富自己的维度,丰厚自己的底蕴;与此同时,也能与其他学科更有效地互惠、共生。

一、新文科建设的背景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教育部旨在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不同学科更上一个台阶的新举措,也可以看作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其目的是让教育更加适应国家发展,提高人口素养,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项必要举措和保障。我们已经见到新工科的发展如火如荼而颇具成效,新农科、新医科建设也同时在稳步进展;而我们身处其中的新文科的建设方略与步伐却尚处于一种观望、探索的阶段。置身于更宏阔的现代性进程,人文学科已然在一定程度上遭遇着危机。周宪教授认为“人文学科今天所遭遇的危机,既有外在的原因,比如科技主导的大趋势以及目的(工具)理性的广泛渗透;也有人文学科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它沉湎于过去而未能对现代性作出敏锐的响应。”①这些因素都呼唤着新文科的大发展。

新文科涵盖的学科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文化”最贴近、又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文科所涉及的传统文科在既往岁月中是整个国家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思想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在思想水准、道德层次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皆高的英才。文科赋予人们思想情感,关系到根本性的素养教育,对整个社会人文素养与文化品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文科在整个国家治理、社会组织建构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呈现,以及民众对于国家的情感归依、对国家精神文化的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文科与文科教育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教育版块,其学科存废影响着文化构建。传统文科自其建立之日起,既包含像社会科学这样对整个人类的组织架构极为重要的学科,同时并驾齐驱的还有人文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文科体系中的不同序列。文科和理工科这类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训练的学科相得益彰,组成了国家学科体系的整体版图。从物质生产到实践操作、精神给养、人才培育,各个学科缺一不可。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等随着教育事业的拓展而不断推进,新文科的建设也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就提出了“在新时代新的发展机遇下,新文科教育要自成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②

由此思考有关新文科本身的构建;思考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人类精神情感所必须的艺术学科的发展;探讨在新文科建设中,如何吸纳新文科的构成和发展思路,给予艺术学科升维的可能;推演如何让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反哺新文科建设,乃至扩大到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的滋养,并助其一臂之力等;皆利在千秋。无论理、工、农、医、文,最终都是为了人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为了让一个良善的社会组织架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了让整个社会组织能够不断克服自身局限,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下文我们将逐步探讨艺术学科在新文科版图中如何自生,又如何与其他学科相互促进,共同走向未来。

二、文科的意义认识

文章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hljshkx.cn/qikandaodu/2021/0307/425.html



上一篇:年第四期幸运读者名单
下一篇:怎样认识现代经济学

黑龙江社会科学投稿 | 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社会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