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01/26]
- · 《黑龙江社会科学》投稿[01/26]
- · 黑龙江社会科学版面费是[01/26]
政治学论文_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洋务运动时期至1918年) (二)第二阶段(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前) (三)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洋务运动时期至1918年)
(二)第二阶段(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前)
(三)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四)第四阶段(1979—2000年)
(五)第五阶段(2001年至今)
三、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主要诉求
(一)关于本土化内涵的不同确定
1. 本土化是使外来社会科学适应本土实践和发展需要。
2. 本土化是使区域经验研究国际化,而不是使科学研究区域化。
3. 本土化是科学辩证地处理本土学术与国外学术之间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对西方学术的彻底排斥和拒绝。
(二)关于本土化的多重动因
1. 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需求。
2. 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3. 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解除所面临的内外部互动的学术和文化压力的需求。
4. 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强化理论和文化自信的需求。
(三)关于本土化的争论
1. 特殊主义论与学术规范化的对立。
2. 本土化动机与本质的质疑。
3. 中国情境适用性的质疑。
4. 方法论的逻辑矛盾的质疑。
四、从一般社会科学到政治学的本土化
(一)政治学的特殊性
1. 政治作为众人之事,在阶级社会中体现为阶级的统治,实质是阶级关系的政治反映。
2. 政治学理论和知识的本土化,无疑有利于极大提升中国软实力。
(二)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及本土化议题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争论下的中国政治学
五、争议中的本土化及其发展
(一)研究议题或对象的本质
(二)研究方法的本质
(三)研究目的的本质
(四)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的辩证把握
六、结语
文章摘要:中国社会科学在向西方"取经"到本土化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本土化研究成果的供需矛盾,也经历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世纪争辩。本文在系统归纳、阐述并回答社会科学研究中"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辨析研究对象或议题本土化、研究方法本土化、研究目的本土化、研究价值本土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认为本土化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路径,但并非唯一路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进步,应摒弃西方中心取向,建构中国特色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并实现中国政治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637/j.cnki.23-1360/d.2021.06.014
论文分类号:D0;C12
文章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hljshkx.cn/qikandaodu/2022/0130/1069.html